监督的信(2015年11月)

监督提到炼狱里圣灵魂需要我们的祈祷,和「万民四末」的真理:「因著基督,基督徒的死亡就含有积极的意义。」

2015年11月1日,罗马

我挚爱的孩子们,愿耶稣为我看守我的儿女们!

昨天你们的一群兄弟在圣尤金大殿领受了执事职务,这使我十分高兴。他们为了监督团——基督奥体活生生的一部份——的使徒工作,而奉献自己。我的这些儿子将全心服务教会,她多麽需要如圣施礼华所渴求的圣职人员:努力追求圣德、学识、喜乐和具有像运动员精神的灵修生活。让我们热切地祈求天主,世上各教区永不缺少圣洁的修生和司铎这恩典。

这个月份的开始,即想起诸圣相通的真理,真令人安慰。我们今天特别追忆已在天国与至圣圣叁同享福乐的诸圣们,而明天我们要特别为仍在炼狱里净化的信友祈祷,他们也能成为我们的好友。

回想起我们父亲在那天的虔敬之心,感谢教会代行的部分善功,他切愿那些因罪过受暂罚的神圣灵魂,获得全部宽赦,而得进入天堂与天主在一起享永福。他迫切的感受到他们极需慈悲、爱德的善功,於是建议在主业团内,要为已亡的子女、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姊妹、协助人,及所有去世的人经常奉献弥撒圣祭、领受圣体和唸玫瑰经,好让他们得到永远的安息。让我们慷慨地以喜悦,祈祷和补赎的精神奉献一切代行善功,和我们认为是好的,特别是奉献尽善尽美完成的工作。

圣保禄提出一个恰当的建议:「我是天天冒死的。」(Cotidie morior) [1] 每天我死於罪恶,好能与基督一同复活。圣施礼华采用了保禄宗徒的建议,邀请我们经常默想我们尘世生命尽头的事件,渴望尽可能準备好去见天主。面对死亡无人例外,许多人因为畏惧而尽可能把它忘掉,但为有信仰的基督徒则不该如此。「为别人而言,死亡是他们的绊脚石,使他们恐惧。为我们而言,死亡——永生——是鼓励和动力。为他们死亡是终结;为我们却是开始。」 [2]

然而,这一步有时令人十分惊骇,特别当它发生在意想不到的时刻,或当人还年轻前途充满希望时。教宗论及这些情况时说,为许多人而言,「死亡像黑洞般吞噬了家庭生命,为我们完全没法解释」。 [3]

但是我们不可以忘记,圣经指出:「因为天主并未造死亡,也不乐意生灵灭亡。」 [4]受造的人是可朽坏的,但智慧和全能的天主,原本预定人不会死亡,假如原祖父母爱了祂并忠实地服从天主诫命的话。可是,他们却接受了诱惑者的欺骗,带来显而易见的後果:「就如罪恶藉著一人进入了世界,死亡藉著罪恶也进入了世界;这样死亡就殃及了众人,因为众人都犯了罪。」 [5]。

我们父亲在这方面的各种看法,给我们许多帮助和安慰。譬如,他曾写道:「死亡之来,不可避免。所以,把我们的生存,集中於现世生活,实在是太空虚,太肤浅了。环顾四周,有多少人在受痛苦的煎熬。有些人受苦,是因为生命行将结束,要跟它告别,使他们感到痛苦。另一些人受苦,是因为生命苟延残喘,使他们难以忍受下去。这两种情况,都不能容纳他们所持错误人生观的空间,因为他们错把人生在现世经过的旅程本身,当作了人生的目的所在。我们必须把这种错误的想法,置於脑後,使自己立足於另一种想法:一种永恒的想法。为此,务必要作彻底的变革,把以自我为中心的意向动机,都全盘倒空。自我中心的意念,一逝而去。我们的意念,必须重新於基督内,因为基督是永恒的。」 [6]

只需以信德的眼光凝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基督,我们便能觉察到这奥迹。《天主教教理》这样教导:「因著基督,基督徒的死亡就有了积极的意义。『为我,生活原是基督,死亡乃是利益』(斐 1:21)。『这话是确实的:如果我们与基督同死,亦必与祂同生』(弟後 2:11)。这里正道出基督徒死亡的基本新颖处:通过圣洗,基督徒已在圣事的方式下『与基督同死』,为活出新生命;同时,如果我们在基督的恩宠内死亡,这肉身的死亡完成『与基督同死』,如此也使我们在基督救赎行动中完全与祂合为一体。」 [7] 有一位成员的母亲临终前以极大的信德说:「如果多年来,我每天都在圣体里与祂共融,我主怎能不接纳我呢?」虽然这样说不是绝对正确,但其中的确有些道理。

切确的信德连同望德和爱德,肯定有能力去除那笼罩人生最後一步的悲伤和恐惧的面纱。此外,一如许多圣人离世时,清楚地證明信德能让人安详地接受死亡,因为人要与我们的主相遇。「不用害怕死亡。从现在起,接受它吧,慷慨地接受,任凭天主要在什麽时刻,用什麽方式,在什麽地方。不要怀疑,你的天父将给你最适合的时刻,方式和地方。欢迎死亡——我们的姐妹!」 [8]

这些是基督教教导和行为上传统的反省。不消极,也不会引起任何非理性的恐惧,反而对天主充满信赖,怀抱神圣赤子的敬畏之情。具有超性和人性的写实,从信德的立场清楚显示出信仰的智慧,给予人灵安宁和信任。

我们父亲教导我们从默想「万民四末」中作些实际的结论。有一次,他在教导一群年轻的孩子时说:「我们不该冷漠无情地面对这些事。我不想你们任何人死掉。我主,留下他们,不要把他们接到祢身边。他们还年轻,而祢在世上只有极少数的工具!我祈求我主俯听我…。但是死亡在任何时刻都会发生。」 [9] 他结论:「思考死亡给我们客观的良心省察。这是意志的反叛和傲慢心灵的良药!爱死亡,并深信不疑地告诉我主:以什麽方式,在什麽时刻,在什麽地方,听随祢的意思。」 [10]

显然死亡这事实是难以接受的,尤其是我们挚爱的人:父母、子女、配偶、兄弟姐妹…的死亡。不过,靠着天主的恩宠,「在基督复活的光照下,祂决不会离弃任何一个天父託付给祂的人;我们可以把那死亡的『刺』拔出,如同保禄宗徒所说(格前15:55)。我们可以阻止它毒害生命,将我们的感情变为虚无,使我们坠入更加黑暗的深渊。」 [11] 绝对肯定的是:我主要我们同祂一起,喜悦地在天主的临在中面对祂。我们有否虔诚地祈祷:「主,我在寻求你的仪容。vultum tuum, Domine, requiram. [12] 如同我们父亲一样?

在那些时刻常有悲伤作伴,但如果信德在基督徒家庭中深深紮根,它们会成为(事实上,亦经常如此)强化每个家庭成员彼此间的联繫。「因这信念,我们可以彼此安慰,知道上主已一次而永远地战胜了死亡。我们的至亲没有消失在虚无的黑暗中,望德向我们保證他们在天主良善和有力的手中。爱比死亡更强而有力。因此,我们应该增长爱情、使爱情更为坚固,爱就会保护我们,直到一切泪痕被拭去,『再没有死亡、悲伤、哀号和苦楚』的时候(参阅默21:4)」。 [13]

基督徒的这观点,为那困扰著人的恐惧,提供了真正的灵药,因为他们知道生命是短暂的。同时,十分自然的,正如我所说的,在我们所爱的人面对死亡时,在他们离开时,我们会哭泣。在耶稣复活祂所爱的朋友拉匝禄之前,也为他的死而流泪。但我们不要太誇张,因为,圣施礼华这样说:对实践信仰的基督徒,「死亡意味著去参加婚礼。」他还指出:「当别人告诉我们:『新郎来了,你们出来迎接吧。』ecce sponsus venit, exite obviam ei (玛25:6),我们祈求圣母的转祷。『天主圣母玛利亚,求妳现在和我们临终时,为我们罪人祈求天主。』等著看吧!在死亡的时刻,你带著微笑!没有惧怕的鬼脸,因为玛利亚将会张开双手来迎接你呢!」[14]

每当我主召回我们父亲一个年轻的孩子时,他会像孺子般「抗议」,并深感哀伤;然而,他随即便接受天主的圣意,因为祂知道对我们甚麽是最好的。他祈祷说:「在一切事上,愿至圣、至公、至爱的天主圣意,永远得到奉行,受到讚美,受到举扬,阿们。阿们。」Fiat adimpleatur…![15] 之後他便感到安宁。

所有这些想法应该时常与天主的全能,和祂必让我们得到永生的念头连在一起:「生命只是改变,而非毁灭。vita mutatur, non tollitur. [16] 让我们确知我们与天主紧密结合,并依靠著慈母教会的助佑,在我们最後的时刻,赐予我们这样思考:「主,我相信我会复活;我相信我的身体会重新与灵魂结合,永远与祢为王:因祢无限的功绩,因祢母亲的代祷,因祢展示给我高於一切的爱。」 [17]

我的子女,让我们尽一切所能把这喜悦和稳固的信仰传递下去。让我们每天为那些为天主奉献灵魂的人祈祷,祈求他们在那时刻,因着圣母的转求,向天主赐予他们充沛的恩宠开放。我们要继续为世上所有家庭的圣洁祈祷,让不久前才结束的世界主教会议的结论,促使世人忠诚地跟从天主铭刻於婚姻和家庭的核心救恩计划。

我要你们仔细品尝圣教会的智慧,她把诸圣节与追思亡者日编排紧靠在一起。仔细回味那充满本月和整个礼仪年的天上喜乐。

我以深情祝福你们,

你们的父亲,

+ 浩伟

附言:我即将去纳瓦拉大学做手术。会与你们团结在一起,并希望你们以祈祷来支持我。

──

[1] 格前15:31。

[2] 圣施礼华,《道路》,738。

[3] 教宗方济各,公开接见,2015年6月17日。

[4] 德1:13。

[5] 罗5:12。

[6] 圣施礼华,《犁痕》,879。

[7] 《天主教教理》,1010。

[8] 圣施礼华,《道路》,738。

[9] 圣施礼华,默想笔记,1948年12月13日。

[10] 同上。

[11] 教宗方济各,公开接见,2015年6月17日。

[12] 参阅咏26[27]:8。

[13] 教宗方济各,公开接见,2015年6月17日。

[14] 圣施礼华,家庭聚会笔记,197年6月23日。

[15] 圣施礼华,《鍊炉》,769。

[16] 《罗马弥撒经书》,追思亡者颂谢词

[17] 圣施礼华,默想笔记,1948年12月13日。